吉动新闻

JAI News

吉动新闻

JAI News

第六届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专家访谈之九:人才是根本,思维是重点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 21:43:24 浏览:

访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
 

    6月1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即将前来参加“第六届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的杨志弘教授。杨教授很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很详细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记者对杨教授严谨的工作态度印象极为深刻。
 


杨志弘教授在传媒分院讲座。陈嘉新摄
 

    记者:杨先生,文化创意产业是您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请问我国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一个什么情况?国外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的?
    杨志弘:中国的创意产业,经过十年的文化产业推广政策后,已奠定了相当的基础。目前正处在成长迈向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跟国外先行发展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尤其值得我们检讨的是执行力部分,存在如下有待改进的地方:第一是人才的问题,特别是原创人才的不足。虽然我们人很多,但是有创意,而且能够运用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又在国际上能被肯定的人才不多。第二是对知识财产权的保护不够,这对个人和企业都是很不利的。原创的人才没有办法得到鼓励,追求原创的企业没有办法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成果,会抑制原创的动能。第三是缺少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有双面性:其一是文化产业化,把文化元素变成产业发展;另一是产业文化化,在传统产业上加上文化元素,以增值产业价值。藉由人文结合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备的基础。但是,当前多数文化人对科技运用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多数科技人的人文素养又有落差。所以,目前亟需加大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复合人才的力度。第四市场不够开放。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中的很多行业,仍旧是受保护的未开放巿场。一旦国际竞争不足,没办法在竞争中谋求成长,并且学会各种各样的营运模式,很难在竞争中培养取长补短能力。缺欠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没有前瞻。
    另外,在政策方面也应依循中国各地方的实际状况,作适当的调整。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条件不同的时候,政策的厘定不能一概而论。分别制定适合各地方发展的政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杨志弘教授讲座现场。陈嘉新摄
 

    记者:杨先生,您一直致力于“传播产业的知识化”和“传播知识的产业化”研究,这与我们开运体育,开运体育官网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请问您对动画学院的办学模式有没有了解?对这种办学思路有什么看法?
    杨志弘:学研产一体化跟我提的“传播知识的产业化”和“传播产业的知识化”是同样的思路。传播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产业,传播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过程归纳出来的一些理论模式。相对地,传播的知识不停地在传播产业中尝试、试验和修正,才能进一步丰硕理论的基础。一个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在产业的实践中得到提升;反过来,将其应用到产业的实践中,也能使产业走得更踏实。

 


杨志弘教授与学生交流。陈嘉新摄
 

    记者:现在是一个大众网络传播时代,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课程,作为传播学专家,您创办过台湾铭传大学传播学院,也担任了北大、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您认为现在大学设置的这类专业是否有足够完善的理论体系,能否跟上传媒日益发展的速度?此类教学存在什么问题?
    杨志弘:新传播科技的出现,带动了网络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这种新科技推动的新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在不停地侵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第二,它改变了传媒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第三,传播科技把人类传播带进数字的、多媒体的、互动的新时代。第四,改变了传播产业的产业链、营业模式、专业技能。这种发展趋势,将改变传播教育的本质。
    技术永远走在市场的前面,而市场则走在理论体系的前面。目前正处在一个巿场结构变化的阶段。信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会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动,市场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归纳出新的理论体系。
    目前高校教育的障碍如下:第一,是思维的问题。当前许多教学仍在运用传统媒体的思维。但旧思维跟新媒体的思维截然不同,无法满足未来时代的需求。旧思维是目前教学的最大障碍。第二,缺欠人文和科技结合的科研和教学人才。第三,当前的科技和市场发展,走在教育体系的前面。这跟目前传播教育捆绑在传统媒体的旧思维上有很大关系。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进程,远远超过校园的教育现状。教育体系必须抛弃原有的旧思维,才能跟上技术和市场的进展。

 


杨志弘与传媒分院院长范冰及师生合影。陈嘉新摄


宣传与信息管理办公室  撰稿:实习记者 张玉洁 
国际交流中心:朱思然  编审:刘卓玉


专家介绍:
    杨志弘(YANG, CHIH-HUNG)博士, 中国台湾人,现任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为台湾铭传大学传播学院创院院长(1999~2008) 及传播管理研究所创所所长(1995~2008) ,获颁铭传大学传播学院终身成就奖(2011年5月14日)。
主要研究方向:媒体经营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及数字媒体产业,积极推动”数字多媒体平台”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传播产业的知识化”和”传播知识的产业化”。